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

全票制 (II)

前文說過全票制容易造成一面倒的選舉結果,今次坪洲街坊代表選舉,「和仔」李健和所屬的「黃衫軍」,就靠全票制,使支持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的「黑衫軍」幾乎全軍覆沒。林偉強的政途,亦可能因而劃上句號。

李健和的黃衫軍;圖片來源:香港獨立媒體

坪洲街坊代表共十七席,以全票制選出,意思就是每名選民均擁有十七票。此十七票不必盡用,但每票只可投給不同候選人。選舉於剛過去的星期日舉行,根據香港獨立媒體的資料,一共有 1737 人投了票,佔登記選民人數(約 3784 名)的 45.9%。總投票票數為 24972 (平均每人投了 14.4 票),其中黃衫軍取得 13940 票,黑衫軍 11032 票。儘管差異並不懸殊,但基於全票制,黃衫軍一舉拿下十五席,黑衫軍則只得兩席

看看實際票數就明白。黃衫軍十七子所得票數,由大至小排列如下:
1016, 980, 940, 906, 903, 890, 881, 827, 768, 763, 745, 737, 730, 729, 710, 710, 705
黑衫軍十七人的票數則如下:
806, 710, 699, 696, 691, 689, 650, 650, 639, 639, 627, 624, 616, 590, 581, 572, 553
以上,綠色粗體是最高的十五個票數。由於第十六至十八位候選人得到相同票數(710 票;紅色粗體),餘下兩席由他們三人抽籤爭奪,最後黑、黃兩軍各分一席。

全票制的規則,令選民不能將票全投給某候選人,以保他當選,因此政黨不可能亦毋須配票,而且各黨最理性的做法,是派出與席位同數的候選人參選,以免浪費選票,這也是今次黑、黃兩軍的做法。

從前述數字,可見黃衫軍候選人的最高得票數為 1016,而黑衫軍則為 806,兩者加起來是 1822,比總投票人數 1737 多。這表示選民當中,最少有 1822−1737=85 人(大約 5%)是黑、黃兩軍也投,而不是只投單一陣營,不過由於兩個陣營各自的得票分佈都顯得比較平均,相信大部份選民都將多數票投給單一陣營。

基於全票制「手頭各票只可投給不同人」的規定,故此政黨的黨內得票分佈,一般都比較平均。今次黃衫軍總得票為 13940,平均每人得 820 票;黑衫軍 11032 票,平均每人 650 票。從前述選舉結果可見,黃衫軍各人得票都在 820 票上下,而黑衫軍各人得票亦在 650 票附近。當然,各人的得票還是有一定參差,但差異明顯比在其他選舉制度下(例如立法會地區直選)為低。

黨內得票分佈平均,就意味著當兩黨相爭,若選民以黨派投票,而 A 黨總得票比 B 黨高,那 A 黨候選人的個別得票亦很可能比 B 黨各人的得票多,結果令 A 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。今次選舉結果,就體現了全票制的這個特質。

相關新聞:
  1. 政情:林偉強黑衫軍爭冧莊;《東方日報》十月十三日
  2. 政情:We Wet強失勢焗裸退;《東方日報》十月廿六日
  3. 李健和勝坪洲街坊代表選舉;i-CABLE 十月廿六日

沒有留言: